第二百四十七、八章(4 / 6)

帝国重器 周硕 7646 字 2020-06-17

“哦,我这就来。”

胡文海用力的挤了挤眼睛,连忙抹黑向着放映厅的大门走去。

吐噜噜噜――冉妮一脚踹下。

一辆橘红色的摩托车就发动起来。

这是一辆雅马哈明星50摩托车,但从它车梁的铭牌上却清楚的写着四个“中国制造”

的大字,分明是个贴牌货。

但即使是贴牌货,这个年月骑着一辆雅马哈摩托车在路上跑,那就相当于三十年后开一辆特斯拉电动跑车一样拉风,回头率几乎都是100。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辆贴牌雅马哈明星50摩托车的国内生产商。

不是别家,正是大名鼎鼎的黎明发动机厂――也就是军迷俗称的歌星厂了。

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辆雅马哈明星50摩托车,就是由中国生产航空发动机的工厂生产的。

最“黑科技”

n链条传动。

n一根传动轴传动……传动轴……胡文海第一眼玩意的时候,几乎就是跪了。

一般这种发动机用传动轴输出动力的技术,都是用在“太子”

“哈雷”

或者三轮摩托车这种重型“拉轰”

的摩托车上的。

然而明星50这车,它实际是个像木兰踏板一样的女士摩托车。

几乎从来没有这种小型摩托车上,会使用轴传动的。

只能说,这真是个神奇的年代,神奇的商业模式。

和神奇的产品了。

实际上沈飞这几个企业在商业化上也算是披荆斩棘了,造摩托车这种副业还好,松陵机械厂不也还造过客车。

后来沈飞还更奇葩的卖过菜刀和地板,算是想尽了办法的去找钱。

说实话这要不是缺钱缺的厉害了,沈飞舒舒服服的把飞机造好了不成?

何苦搞这么多有的没的。

从这一根传动轴上就能来,中国不是没有好技术,而是没有把技术变成资本的思路和资本。

守着金山,往往却靠着出口原材料和农产品手工轻工品赚钱,也算是一种悲哀吧。

胡文海心里这些感慨一闪即逝,跨上了摩托车的后车座,扶着后面的货架,轻轻拍了拍前面冉妮的肩膀。

“坐稳了啊,胡总。”

冉妮爽朗的一笑,扭动把手轰开油门,摩托车蹭的一声就窜了出去。

601所内的一间小楼,楼前挂着一道油漆还没风干的牌匾,上面写着“国防科工委501航空航天研究所”

的字样。

然而从周围进出的人脸上,轻yi的可以从他们的目光中来,这不过是一道挂羊头卖狗肉的送分题而已。

对,什么501研究所,不过是国防科工委给601所披的一层皮罢了。

至于说航工部的压力?

他们现在还自顾不暇呢。

搞出“独走”

这种事情来,他们内部恐怕有的扯皮了。

嘛,反正航工部多数时候做的都是这个工作,早就已经轻车熟路了。

胡文海现在也不想管他们上面是怎么扯皮,只要不耽误他手上这个无人机研发的项目就行。

为了确保“针眼”

无人机的研发进度顺li,这段时间他甚至吃住都是呆在601所里,就是为了随时解决各种技术问题。

比如说机身使用的铁氧体吸波涂层,这东西放到八十年代妥妥的就是黑科技,美国人秘而不宣的秘密武器。

但是放到三十年后,铁氧体吸波材料,早就广泛的应用到各种民用军用领域――阿里巴巴上两块钱一片,真不知道便宜到什么地方去了。

说起来这东西胡文海真是一点也不陌生,在手机设计中铁氧体吸波材料被广泛的应用在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