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招标(2 / 3)

帝国重器 周硕 3496 字 2020-06-17

可撒到绣城上百万市民口袋里,却也不过就是胡椒面一样,炒了菜根本就。

“这个,话不能这么说,我们也是有难处的。”

章明杰连连解释“胡总不知道,工业局这个家不好当。尤其是咱们绣城的。虽然是老工业城市了,但正也因为如此,普遍效益都比较成问题,产品性能落后生产能力也不足。我要是不能一碗水端平,下面的厂长说不定明天就能把我的办公室砸了――”

说着,章明杰还恨恨的南山一眼。

“我说章局长,你们工业局什么权力都抓在手里。我们下面的企业有问题不找你找谁?”

白南山这一句话就把章明杰给堵了回来“去年南方就有厂长给省委书记在报纸上写信,五十多名厂长联名,请政府放权给企业解绑。我听说南方现在很多地方国营企业的厂长权力都大了不少,你再们东北,可有一点动静么?”

“各地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嘛。”

章明杰竟然被白南山说的有些呐呐难言。

胡文海也是无言的叹了口气,哪怕再过三十年,在东北这片土地上仍然没有南方人那种“闯劲儿”

官方力量在经济中,始终占据了主导地位。

求稳小富即安迷信权力等等社会现象,也始终制约着东北的经济发展。

不管是八十年代还是不远的未来,东北人就业的选择顺序始终是第一公务员第二国企单位和上市企业第三没编制但有权力给公家干活的人……几十年形成的社会风气,实在难以短时间就扭转过来。

甚至你也说不清楚,究竟是经济环境塑造了东北的社会气氛,还是社会气氛形成了特殊的经济体系。

可未来东北的振兴再振兴,轮番几次中央就差上心脏起搏器的振兴方案结果如何?

恐怕只能让人失望的叹口气吧。

九十年代经济剧烈变化的时候,本来是一个重塑东北人思想的好时机。

可惜东北国有经济优势太大,重工业为主的经济环境,最终被九十年代基建热潮带来的红利把一qiē矛盾和问题给压了回去。

这颗地雷什么时候能够再重新被起出来,那就不得而知了。

过了十年代东北经济最困难的这个时间点,再想去做点什么,就得面对整个社会恢fu回来的保守势力的反扑。

胡文海自问,他可没有这个本事,甚至就连发改委的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不也没做到?

“王市长,您也知道这次的项目可以说几乎能算是政zhi任务。”

胡文海掉过头去,以纯说道“绣城这批业务是用来在国际上出口的,关系到我国未来十年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的份额和声誉,可以说是意义重dà。我还是那句话,业务必须搞内部招标,而不能搞排排坐分果果那一套!”

实际上八十年代搞招标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对国际企业进行招标的情况在八十年代普遍发生,就是国内业务也有很多使用招标形式的。

但话说回来,八十年代的招标也很“有趣”

因为如果一个招标的范围太小,往往都是一个系统内一个辖区内的企业,关系比较亲密甚至有共同的上级,结果最后很容易形成围标的情况,决定标的归属的也就是上级领导的一句话而已。

但是很显然,胡文海所说的招标,就是不许工业局进行指定,大家全凭本事争标的方式。

这种把国企裸放到擂台上互相咬的经验,对绣城企业来说可是再“新鲜”

不过了。

深怕出点什么乱子,章明杰这个工业局局长的脸还往哪放?

王以纯也不想这么松口,毕竟招标或许对业务开展更有利,可却不利于绣城工业的统筹管理,这就是在砍断绣城政府伸向绣城国企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