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真心喜欢么。
不过在团队里热烈讨论的时候,偏偏有一个人对此不闻不问,这就好像大厅里突然出现一队排队的中国人,而中国成员团里突然出现了凌教授一样。
凌教授倒是和张领队差不多大的年纪,不过听称呼竟然就已经是教授了。
哪怕是副教授,这在国内论资排辈的环境下也相当不简单了。
“哦。这次会议有几个演讲很有意思,想提前了解一下。”
凌啸合上手里的论文集,这才经围坐一团的老教授们。
“这是怎么了――”
“咳咳,没事,大家交流一下出国参加会议的经验。”
张领队假意咳嗽了一下,忽然问道“对了凌教授,我听说这次会议开幕式的演讲人史派西教授,好像要讲的是咱们中国的技术?”
“这个还不好说。”
凌啸犹豫了一下,摇头道“是有一篇咱们中国的研究论文刊登在美国的科学期刊上,不过史派西的技术是不是用了那篇论文的技术还不好说,毕竟美国大学教授或许也在同步开发这项技术,所以撞车了也有可能。”
“哦,是这样。”
张领队有点遗憾,不过倒也并不太过失望。
或者应该说期待的阈值太低,所以负面情xu也就不强了。
“说起来也真是太可惜了,听说摩托罗拉公司为了收购这项专利,向史派西教授提出了上千万美元的收购价。上千万美元啊!这要是咱们国家的科学家发明的,是不是就能轮到咱们拿这些钱了?”
“很难吧。”
凌啸说话的语气也不太确定,只是若有所思“如果是买咱们的技术,哪怕是一样的,美国人也不会出这么多钱。比如说之前国内有个维生素c的二步发酵法专利也卖给了瑞士的罗氏公司,可惜这种能颠覆市场的技术咱们也不过卖了五百五十万,这和罗氏公司因此避免的市场波动损失相比几乎微乎其微。到现在罗氏公司还在用原来的一步发酵法,因为它是世界上主要的维生素c生产商。”
张领队听的半懂不懂,不过还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这才知道原来外国人还能这样做生意,为了保住自己的垄断地位,就硬是扣着更先进的技术不用。
这在国内几乎无法想象,用什么技术还不是上级单位一句话的事情?
兄弟单位通个气,要说普及起来也快的很。
唯一的问题,就是公务员的惰性和技改的投资,但绝不会有这种理由来阻止新技术的应用。
不过罗氏公司恐怕并不知道,他们的这番努力并没有阻止自己的灭亡。
当九十年代末中国制造业开始进入井喷行情之后,因为罗氏并没有买断二步发酵法在中国地区的使用权,所以大量的中国药企开始上维生素c的二步发酵法生产线。
以大概4美元左右的成本,将国际上高达18美元的维生素c价格打落地狱。
维生素c的国际市场,可以说是真真切切的领略了一番中国制造的白菜价攻势。
维生素c的价格最后一路跌到了亏损的23美元,绝大多数中方药厂因此倒闭。
可一直垄断维生素c市场供应的瑞士罗氏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和日本的武田制药,也一样因为这种倾销恶意竞争而全部倒闭解体。
打那以后,世界上的维生素c供应就成了中国四大药企的盘中餐。
也因此,在这场风波中唯一存活的德国巴斯夫公司,始终在谋求使维生素c成为处方药。
可惜,悲剧的德国佬忘了国际维生素c价格联盟分崩离析之后,这种将维生素c处方化的做法却得罪了其他的利益集团。
美国的可口可乐宝洁等利益集团同样无法容忍维生素c的价格高企,干脆出动了美国司法部的反托拉斯调查,将掌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