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个村又一个村,村子里的建筑又都是一个模式,要是不打听确实很难找。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连一座山的影子都看不到。人到热情问谁都会如实告诉自己,但是这里的岔路口确实多,稍有疏忽就走错路。公路虽然大多是砂石路,但还算好走。
接近傍晚时分,车子终于驶进了刘冬梅所在的村子。
两人进村,见着路人就问认识不认识一个养过鸡的叫刘冬梅的人,结果问过几人都摇头。才子很纳闷,一个村子的人怎么会不认识呢?这怎么可能呢?一个小时又过去了,还是没人告诉自己。
才子一想,他突然明白了这些人为什么说不认识,也许怕我们俩是坏人故意不告诉自己。
这时,才子思索一下,有了办法。
他让老海把车子开到了一家看来挺富裕的人家门前,才子让老海按了几声喇叭。
没一会,这户人家出来一个中年男人看看门前的车子问“你们找谁啊?”
这时,才子下车说“大哥,我找村长家?”
那人看看才子说“你们是县里的?”
才子说“是县里的。”
那人热情的说“他家啊!就是前趟街,靠道边的那座大瓦房。”
才子又问“你这个村子是不是有个叫刘冬梅的?大概30多岁,好像是养鸡的。”
那人思索一下,说“刘冬梅,养鸡的?我们村没有听说有养鸡的。不过刘冬梅倒有一个,她没养过鸡啊?”
才子说“她是不是嫁到了通辽,后来回娘家的。”
那人说“是,那你说的应该是她。”
才子说“那她家在哪住啊?”
那人说“她娘家在村西头,不过她早就不在娘家住了,嫁到黑龙江了。”
才子说“啊,那你能领我们去一趟她家吗?”
那人思索一下,又看看才子的车子说“什么事吧?”
才子只好如实吧自己的身份和那年我在赤山的事,一直到得到感谢的事说了一遍……
那人听后看看才子,说“原来是这事啊!这件事我也听说过。那行,怎么说你是她的恩人呢!”之后中年人上了车,在他的指引下来到了刘冬梅家。
天已经黑了下来,借着灯光,看见刘冬梅家的房子很旧,很普遍的那种老檐出头的砖石结构的房子。
三人见大门已经上锁,中年人喊,三叔在家吗?
才子明白,中年人称呼的三叔这应该是刘冬梅的父亲,这称呼应该是从街里论的,他们之间不一定有亲属关系。
这时,一位老人家出屋,也边走边问“谁啊?”
中年人回答“我是东街的二宝啊。”
老人家回答“二宝啊!等着我回屋取钥匙。”
老人家又返回屋里,又返回来开门,大门打开三人进院。
二宝对老人家说“这两位是从沈阳来的,说是救你家小梅那人。”
老人家看看才子和老海说“诶啊!这可是我家的大恩人啊!快进屋,快进屋!”
三人进屋,才子看炕上躺着一位老太太,才子猜测这一定是刘冬梅的母亲。老太太看见有人进屋只是用眼睛看看大伙,并没有任何的表情和动作。
这时,二宝看出才子的疑惑说“这是刘冬梅她妈,得了脑血栓快两年了。”
老人家用手抹抹炕沿说“快坐,快坐。”
三人坐下,才子问老人家“刘冬梅现在她好吗?”
老人家说“还行,这几年她真没犯病。她大前年嫁给了黑龙江了,现在过得还行。”
才子说“那还真不错。”
老人家说“只要她不犯病我就烧高香了!”
才子问“你家没养过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