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啊。”
扮演‘曾哥’的吴振宇笑着扭过头,“谢谢你陆sir。”
镜头随之转过去。
鼻青脸肿满脸带血的周闰发扮演的陆sir嘴里堵着麻布,手脚捆着麻绳蜗在车门一隅,满眼惊恐与求饶,发出呜呜呜的声音。
“你亲自送陆sir过海吧,我就不去了,前边帮我停下就行了。”
车停。
车走。
罗东饰演的邱心武平静的扭着头,后排中分凌乱眼镜破碎了的周闰发扮的陆sir也直勾勾的看着他。
悠扬的小提琴声逐渐放大,画面也开始出现旁白和画外音:
1956年,10月10日,部分右派人士组织活动,下午,2000余名不明分子围攻徙置区办事处。
并向港警和港英政府提出三条要求:要求送来一串十万头的鞭炮用来庆祝‘国庆’。
大厦外墙悬挂中山先生和凯申画像,以及民国国旗。
徙置区职员登报道歉,并朝画像下跪叩头认错。
解决未果,出现对峙。
翌日。
下午4时30分左右,荃湾50多名女工集结在宝星纱厂外,高唱《反攻大陆》及《几时回家乡》等歌曲大肆宣扬。并开始了暴力冲击。
多处左派厂房和人员遭到袭击。
秃子溃败成员组织的黑帮人员在九龙和荃湾各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弄得整个港岛民不聊生,人心惶惶。我身在的字头其实也趁乱抢夺好处。
警方出动大量警力,但仍没能在短时间内平息这场暴动。
暴乱最终持续一个月,直到11月14日平息。
总共造成60余人死亡,300多人受伤,超过1000人被捕。这是港岛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暴动骚乱事件。
之后,一些人遭受逮捕后释放驱逐出境,他们最终选择前往湾湾。
这就是后世著名的1956年双十暴动事件。
56年后,社团活动逐渐猖獗……
砰!砰!砰!
镜头转场,整个画面内,乌烟瘴气,烟馆、粉摊横行,差佬和帮会成员沆瀣一气。
其中吴振宇扮演的‘曾哥’凭借这这一次平息整个‘双十暴、动事件’而立功,1960年往英国苏格兰场受训……
电影中没有太过讲解每个人的身份,甚至吴孝祖在某些事情上也做了变动,当然,不影响事件发展走向。
甚至所谓的郑先生、陆sir包括曾哥也都似是而非。
台下的观众觉得可能有些人就是吴孝祖捏造出来的人名或者张冠李戴。
倒是胡震霆看到这个曾哥的时候,眼皮挑了挑,似有所悟的看了眼前排坐着的吴孝祖。
电影过半,黑白质感的影像随着剧情的深入,让观众反倒是欣然就接受了。
看着电影播放,他们仿佛在看一幕幕历史的过往,恰好是港岛近几十年的变迁。
时代,
这两个字很是宽泛和概念。
但通过不同的视角,他们却看到了它具体的演绎。
原来是如此的具体,如此的接近他们的生活。
“大佬不是写邱心武,而是写一群人。吴导给一个时代做了一次侧写素描,临摹处一幅幅生动的形象。”卢燕桦心有所感的低声诉说。
“原来不知不觉,我们经历过这么多事。”
现场许多人都是40、50、60乃至70后,他们对于面前的一切其实并不算陌生,有些他们小的时候就经历过,有些是他们的父辈述说过。
从来没有人给港岛这段历史做一个画卷来供人了解和浏览。
吴孝祖在做一件并不讨好,但却值得所有人钦佩的事情。
这一刻,卢燕桦大概明白所有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