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老板虎视眈眈的目光下,团队成员们立即爆发很大的热情,出谋划策。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和辩论,他们决定拿出两个重点项目来吸引许振鸣。一个是重型装备项目,一个是机床项目。
    “王主任,你下面的任务就是立即去连大市,把许振鸣请到沈京市来。刘主任的工作还是负责一鸣集团公司的智能电子产业园项目。”
    会议结束的时候,龙老板根据会议讨论的结果,让大家都行动起来,争取再把许振鸣的口袋炸干。
    …………
    另一边,许振鸣正在接待连大市重型机械厂的一帮领导干部。他要在离开连大市之前,把振华重工集团的领导班子和企业发展方向确定下来。
    第一个和他见面的是梅厂长。
    梅厂长四十多岁,不到五十岁。他现在已经做出决策,不想离开振华重工集团,准备给许振鸣打工。
    “许董,按照我的级别和年龄,完全可以到连大市的机关单位混一个处级调研员。但那种日子我不想过,想到你的麾下听令。”梅厂长目光真诚的看着许振鸣,提出要效力的请求。
    此人文化程度高,有在职研究生学历;素质不错,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这种人才若是南下打工,江浙沪一代的机械厂特别欢迎,年薪不会低于十万元。
    话说在另一个时空,东北老工业基地衰败以后,江浙沪地区企业里的技术骨干都是从东北来的工程师。
    既然这样,许振鸣肯定要留住此人。
    “梅厂长,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你为啥要留在振华重工集团?第二,你认为振华重工集团以后该怎么走?”一念至此,许振鸣当场给梅厂长出面试考题。
    “这…”听到这话,梅厂长愣神了片刻。
    他稍稍平复内心的波动,然后才说出自己想留下来的理由,“许董,我认为振华重工集团现在的体量,完全可以去魔都股市去走ipo的流程。这才是我留下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梅厂长的野心很大。
    他告诉许振鸣,振华重工集团第一步是到魔都股市上市;第二步是把港口机械做大做强,最好能做全球最大的船坞、港口吊机、港口装载机等装备。只有这样,振华重工集团才能达到许振鸣说提出的要求。
    他这种理论虽然有欠缺,但不是没有道理。除了把振华重型集团打包上市的理念跟许振鸣的理念不相符,其他的倒是没冲突。
    “梅厂长,我们振华重工集团为啥要上市?”想到这些,许振鸣笑嘻嘻的拿出特供小熊猫,给梅厂长散了一支香烟。
    熟悉许振鸣性格的人都知道,他这种动作表示已经认可了梅厂长。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