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慢工出细活(2 / 3)

针转动起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把鱼肉打成泥本来就是一个技术活儿,要是只凭蛮力,旁人学起来未免也太过容易,将来咱这好不容易想出的小吃就这么被别人抄袭了,那咱废了这么长时间上面岂不是太不值得了吗?”

水遥说完,直接将水大全拉了过来,手把手教他怎么将肉泥往一个方向打,一边打还不忘一边说着。

“这做鱼丸最关键的一步就在这儿呢,只要咱们这肉泥打的好,拿去做什么,不管是搓丸子还是做成鱼片绝对都是好吃的,你要是学会了可以拿它去做牛肉丸、猪肉片等各种吃的,到时候根本就不愁没有客源,再说了,好饭不怕晚,不管是什么样的好东西,做出来一定是要花不少功夫与心血在里面的。”

其实像这种鱼丸的做法在南方是很常见的,不管是牛肉丸还是鱼丸虾丸,要想追求好的滋味跟口感,原料自是必不可少的,技法上也一点都不得马虎。比如福建人爱吃的肉燕,就是将猪肉打成肉泥,虽然费时费力,可滋味却不是一般用刀剁出来的肉馅可以比拟的。

仔细打出来的肉泥下锅煮好后,爽滑劲道弹力十足,再配上提前准备好的紫菜跟泡椒,酸辣的味道刺激着味蕾,鲜的恨不得让人立马将整条舌头给吞下去。

水遥记得,在自己刚开始学习厨艺的时候,就一直对那种半冻半化的羊肉和牛肉十分头疼,肉化冻到这样的程度其实最难切成薄片的,而且切好的肉贴在盘子里,必须让盘子直直竖起来,肉一片都不掉下去,这才算是基本合格。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练习,切出这样合格的肉片对水遥来说已经不算是难事,可真正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一到后台帮厨,切出来的肉片根本就及不上顾客点餐的速度,即便自己的技术再纯熟,可一天到头不眠不休的切,顶天了也只能切出七八十斤的肉。

?可即便后来有了专门切肉的机器,可经过调查,水遥发现老饕们最爱的还是实实在在的手切牛羊肉,即便是费不少功夫,可却能最大程度上保持肉类原汁原味的鲜活感。

?这也正如当时她的授业恩师所说过的关于切肉与酿酒的事情,地地道道的菊花白从酿制到解封整整要经过几年的时间,酒在地下埋藏的时间越久,品尝时滋味儿就越发醇厚。

想到这儿,水遥回屋?自己这段时间攒下的钱都拿了出来往桌子上一放。

“爸,做鱼丸的事情您不要急,咱们家剩下的鱼还有不少,等明天我走了,您可以好好练,不过您把工作辞了之后,家里的生活也就没有保障了。这些钱是我前段时间去卖土豆片时攒下的,虽然不算很多,不过好歹也能顶上两三个月的时间,您先拿着到时候可以应应急。”?

?看着眼前这么多零零碎碎的票子,水大全鼻头酸酸的,头一回觉得自己这个大老爷们儿一把年纪竟然是如此的不济事,说什么都不肯收,眼看着父女俩又要对峙下去,水遥无奈极了,只得耐下性子慢慢劝说。

“您就拿着吧,反正您之前存的钱还需要去买一些锅碗瓢盆什么的,您也不用有什么压力,权当是我入了个股,到时候这生意上有什么事儿,您可不能一意孤行了,必须得跟我商量着来。”

水大全虽然脾气耿直,老实厚道,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耳根子软,水遥很担心时候水大全出来做生意一旦挣了点钱,引来水老太太或者于小芹那一类死烂打的,说上两句好话,再服一服软,水大全一热就又把血汗钱填到这无底洞里了。

对于水遥所说的入股的概念,水大全虽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经过自家闺女这么一解释,他倒是有些眉目:无疑就相当于这个生意是他跟水遥共同出钱的,两人都是老板,这对于水大权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结果了。于是,二话不说,当下便写了一份字据。这一本正经的样子倒是让水遥觉得有几分好笑。